登录 | 注册 | 胸痛质控登录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帐号 | 添加收藏
新浪微博 |
中国胸痛中心网

当前位置 》 新闻发布  

风好帆正悬 奋进正当时|【千县工程胸痛中心论坛】第十一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7.8·广州)侧记


“‘千县工程’建设是国务院2030健康中国行动中的主要部分,胸痛中心建设是急诊急救中心的关键一环。目前县域胸痛中心建设已成为健康中国行动中的重要基础,是‘千县工程’的核心任务。自2011年至今,胸痛中心建设经历了11年的探索发展,已深入人心、越办越好,在引领改造急危重症的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需要进一步加强。风好帆正悬,奋进正当时。本次会议聚焦县域胸痛中心建设标准和要求,立足现状、直面问题,探索提升县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的方法路径,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发展。”这是2022年7月8日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千县工程胸痛中心论坛开幕式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方唯一教授发表的开幕式致辞。



方唯一教授做开幕式致辞

据悉,第十一届中国胸痛中心大会由中国胸痛中心联盟、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主办,中国胸痛中心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承办,胸痛中心(广州、哈尔滨、厦门、武汉)认证办公室、胸痛中心(上海、天津)再认证办公室、广东省护理协会胸痛专委会协办。7月8日下午,会议举办了千县工程胸痛中心论坛。


学术交流环节由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苏晞教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石蓓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方唯一教授、海口市人民医院陆士娟教授共同主持。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卫生服务体系研究部副主任、医院管理与改革研究室黄二丹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方唯一教授,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向定成教授,武汉市亚洲心脏病医院苏晞教授依次就千县工程胸痛中心建设相关话题带来精彩汇报。


黄二丹主任:以“千县工程”强化协同,实现心内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新变化呼唤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紧密型服务体系,多种政策导向引导搭建医疗卫生联合体、理顺医疗服务体系。“千县工程”是《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方案》的延续,是《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硬件部分,是一流县医院落实“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以及《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落实分级诊疗的县域实现途径。依托“千县工程”的平台和契机,进一步强化协同,聚焦县医院的功能定位,实现体系上下整合、院内纵横整合。使县医院成为承接优质资源扩容下沉的中心,提升重点专科能力;成为整合内外部医疗资源的中心,构建整合型服务模式;成为相关专科融合发展的中心,探索县医院专科发展新理念;成为县域医疗管理协同的中心,形成县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实现县医院心内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这个目标,建议县医院进一步明确合作战略、规范合作框架、明确相关标准、强化信息对接、通畅转诊体系、完善利益机制、细化人才培养。通过聚焦健康管理、开展多层次系统协作、达成多学科发展共识等方式,为心内科慢病患者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解决方案。


方唯一教授:加强县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打造急救生命圈


“千县工程”是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的第三阶段(2021-2025),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开启,旨在通过加强专科能力提升和资源整合,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以专科能力提升为基础、疾病管理为核心,优化已有资源配置,强化管理手段的多维化,做好四个方面五大中心的建设,切实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即建立以胸痛中心为核心的多中心协同运作体系,推动从急到慢的临床服务能力,加强从心电、检验、医保、信息化方面的运行支持,实现了院内急诊、心内科、心外科、导管室、介入团队、超声诊断科、检验科、影像科多学科协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联动,迅速做出正确的诊断、高效的救治、最优的治疗方案,使患者获益。通过依托网络医院、铺设急救点、微信远程会诊、网络医院协同、实现快速转诊、院前转运时间缩短等方式,打造急救生命圈。


向定成教授:读懂弄通“千县工程”胸痛中心建设要求


“胸痛中心”是通过多学科合作,为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从而提高胸痛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力,减少误诊和漏诊,避免治疗不足或过度治疗,以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改善临床预后。“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是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理念,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整合包括基层医院、大医院和院前急救系统等地区医疗资源。以“千县工程”为县医院发展胸痛中心建设的契机,基层县医院要强化以急诊PCI为主的STEMI救治能力;整合院前急救系统与院内绿色通道,缩短救治时间;完善对ACS患者的评估和救治,在临床实践中将指南流程化;持续改进,以缩短STEMI总缺血时间为目标,逐步改进流程;做好培训与教育,让胸痛急救的各个环节协调工作、形成合力。


苏晞教授:探索建立区域内县乡村一体化救治体系


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面临严重挑战,县域人口疾病防治形式不容乐观。在新医改环境下,基层医疗机构重任在肩。县域是当前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也是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成功的关键。2020年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将推进县医院能力提升的“千县工程”作为工作要点,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改革,建立以县域医院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做强县域龙头、做活乡镇枢纽、坐稳村医基础。建设胸痛救治单元是建立区域县乡村一体化救治的关键抓手,是实现区域协同救治体系的重要载体。县级医院要积极创建胸痛中心,推进县乡村急性胸痛一体化模式,延伸构建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力度实现基本医疗设备和药物全覆盖。



苏晞教授分享《如何建立区域内县乡村一体化救治体系》

精彩的学术交流结束后,由胸痛中心总部管小玉教授主持,进行了院长访谈及讨论环节。临清市人民医院薛涛教授对县域胸痛中心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张涛教授郭守学教授共同参加了本次访谈活动。



院长访谈及讨论

千帆竞发势如虹,凯歌奋进正当时。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本次论坛总结基层医院建设胸痛中心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突出问题导向,以“千县工程”建设为契机,激励广大基层医院勇担使命,在国家政策和各级医疗机构的支持下,以强大的韧性、奋进的姿态,迈出促进县域胸痛中心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


转载于:360医学网




版权所有: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中国胸痛中心验收工作办公室    技术支持:飞救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11号(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门诊8楼16号房,邮编:510010下载会员登记表
咨询电话:020-88654530 邮篇:510010 E-mail:ccpc@cpccn.org 网站24小时技术支持热线:13683268580
所有与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相关的资料,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96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