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胸痛中心新闻发布会及第四批通过认证单位授牌仪式
2015年4月25日,中国胸痛中心新闻发布会与第四批通过胸痛中心认证单位授牌仪式在贵阳举办的第18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上举行。
胸痛中心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近年来,我国的胸痛中心建设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为规范全国各地胸痛中心的建设,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领导下的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于2013年9月启动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体系,建立了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全国认证工作于2013年11月11日开始,目前已经注册的单位有120余家,前三批通过胸痛中心认证的单位有19家。
第四批胸痛中心认证于2014年12月开始启动,有30家医院提出审请,经认证办公室审核后,有25家获得申请认证资格。经过材料提交、认证办公室初审、专家在线审核评估后,有12家医院进入现场核查及微服私访阶段,最终五家单位一次核查通过,一家单位整改后重新微服私访再经专家网上投票通过,三家单位还需进一步整改后再次进行现场核查和微服私访,三家单位未能通过本次认证。
在王伟民教授主持下,霍勇、向定成、陈纪言教授共同为第四批通过认证的6家医院授牌,这6家医院是:沈阳军区总医院、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大同煤矿集团责任有限公司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来自全国的20多家大众及专业媒体的代表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向定成教授作为主发布人重点介绍了我国胸痛中心认证的进展情况,陈纪言教授重点介绍了未来在非PCI医院开展胸痛中心的意义,霍勇教授强调了胸痛中心的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四位教授分别就认证标准、认证的流程及持续改进、国内外认证体系的比较等回答了媒体的提问。
随着国家卫计委“关于加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体系建设的通知”的发布和实施,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了胸痛中心的建设,认证工作将引导全国胸痛中心建设走规范的发展之路。相信随着规范化胸痛中心医疗模式的推广,将会大大提高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率、降低急性胸痛患者的死亡率。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办公室
2015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