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胸痛质控登录
新浪微博 | 微信公众帐号 | 添加收藏
新浪微博 |
中国胸痛中心网

当前位置 》 新闻发布  

第五届中国胸痛中心高峰论坛在广州隆重召开

11月13日,第五届中国胸痛中心高峰论坛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冠脉介入专业委员会主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办公室、广州市医疗物联网重点实验室承办。

13日上午,召开了中国胸痛中心认证专家培训会和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在第三次全体委员会上,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霍勇教授致辞并宣布新增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名单。


新增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

在全体委员会上,向定成、易绍东、秦伟毅教授分别就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解读、网上提交材料的审核与评分、现场核查与微服私访等问题和与会专家分享了经验;会议同时进行了第六批认证工作总结汇报、2015年认证工作总结、2016年工作计划、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分办公室及示范基地讨论等重要学术议程,并正式发布了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合影

由广东省卫计委发起、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承办的 “广东省县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试点工程启动仪式”同时举行。相信此项试点工作的开展,将为全省范围内优化救治流程、最大限度地缩短救治时间而提高抢救成功率积累经验。


广东省县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试点工程启动获授牌的六家单位

大会主题报告于下午2点正式开始。大会执行主席向定成教授致欢迎词。向定成教授表示:胸痛中心建设已经大大缩短了直接就诊于PCI医院的STEMI患者的救治时间,但转运PCI患者从首次医疗接触到开通血管的时间缩短并不明显,说明基层医院的延误和转运延误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此,本届论坛上将正式发布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旨在推动基层医院通过胸痛中心建设以建立规范的救治流程,以缩短STEMI患者在基层医院的延误时间。两年的认证经验和数据告诉我们,遵循建设规范和严格执行标准是胸痛中心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在胸痛中心快速发展的今天,强化规范和标准意识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坚持标准才能规范胸痛中心的诊疗流程,也才能改变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现状。

大会主席霍勇教授做精彩致辞,并就我国胸痛中心建设形势与任务发表重要报告。霍勇教授指出:随着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普及推广、认证工作的全面展开,许多医院已经认识到建立胸痛中心的重要性。目前各医院成立胸痛中心的热情高涨,纷纷向认证委员会提交认证申请。但是,不少医院对胸痛中心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将胸痛中心误解为类似急救中心的部门,忽略了其与社会救治体系衔接的重要功能。实际上,胸痛中心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整合现有各种人力、物力资源,优化诊治流程,提高治疗效率和效果,但并不过分强调硬件条件。其定位是医院专业救治体系与社会急救、转诊体系的枢纽,应主动与社会急救体系建立联系。因此,需要强调的是中国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需要改变急救模式,调动不同的力量建立区域协同机制,完善和共享数据库平台,提倡多学科协同诊疗,推动行政干预。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就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第二期做了介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朱建华教授分享了中国STEMI诊治指南更新要点;上海市胸科医院方唯一教授强调了非PCI医院开展胸痛中心建设及认证的必要性;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向定成教授分享了STEMI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的初步成效与发展方向。

报告下半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伟民教授和与会专家共同分享了ESC 2015 NSTE-ACS指南更新要点;北京急救中心李斗教授就如何发挥120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体系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玉国教授对急诊科在构筑胸痛中心的前沿阵地中的作用进行了强调;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苏晞教授就如何发挥PCI医院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作了精彩讲课;厦门市心血管病医院王焱教授分享了公众教育对提高急性胸痛救治水平的意义;中国红基会医疗救助部副部长周魁庆教授介绍了“一包药计划”。

14日,会议开设了全国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培训班、心血管病学进展2015、急诊PCI技术与策略专场3个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100多位专家现场授课,共同分享各地胸痛中心建设的宝贵经验。

据了解,本次会议参与代表突破1 000人次。与会代表反映,这些讲课既有胸痛中心建设的系统课程,也包括急诊PCI技术与策略、心血管领域最新进展。会议的召开为全国各地有志于推动胸痛中心建设的同道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习机会及与名家面对面的学术交流平台。

本次会议由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承办。据了解,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作为中国首个区域军民协同胸痛急救网,由心血管专家、博士生导师向定成教授担任中心技术总监。中心目前完全按照胸痛中心的国际标准进行建设,除了硬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外,重在优化胸痛患者的诊治流程。远程实时监护系统和监护室标准配置的救护车将彻底改变院前急救的概念,使原来需要等患者达到医院后才开始的抢救措施和术前准备工作提前到救护车上进行,使患者从进入医院大门到球囊扩张时间缩短至60分钟左右(国际标准为90分钟),并显著缩短了从首次医疗接触到开通血管的时间,使急性心肌梗死年平均死亡率降低至2.27%,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版权所有: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中国胸痛中心验收工作办公室    技术支持:飞救医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流花路111号(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门诊8楼16号房,邮编:510010下载会员登记表
咨询电话:020-88654530 邮篇:510010 E-mail:ccpc@cpccn.org 网站24小时技术支持热线:13683268580
所有与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相关的资料,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4099653号